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论坛 > 案例故事

“虚假用工骗取补助”现形记

来源: 南通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9-06-28 字体:[ ]

某地方政府为扶持当地服务业发展,对在规定时间段且在当地新增就业人员超过40人的服务业企业给予财政补助,通过财政补助引导、刺激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政府和企业双赢。审计发现,在执行该政策时,少数企业存在虚假用工骗取补助的问题。

机缘巧合?5家企业集中招聘40余名就业人员

粉红的桃花在窗外盛开,勤劳的蜜蜂在花间飞舞。审计点办公室里,审计组的各个成员一大早就沉浸在资料中,或翻阅账册,或研读文件,勤奋程度丝毫不输蜜蜂。

该项目的主审,黄处,是一位对财政资金流向企业有一种天然敏感的审计骨干。她从文件中抬起头来,拿着市政府的一份会议纪要,将其中的一段话指给审计组小张看,准备考一考他。

小张发现这段话是针对5家企业进行财政资金补助的内容,只是未明确说明补助的依据。小张挠挠头,说出自己的看法:“仅从现有的材料,看不到资金补助的依据。我们是否让他们补充提供补助的政策文件和这些企业的申报材料?”黄处赞许地点点头,安排小张与被审计单位联系提供相关材料。

下午,刚拿到补助政策文件和5家企业的补助申报材料,黄处跟小张就一起研究起来。政策文件规定:服务型企业在2016年度新增就业人员40人及以上并连续缴纳3个月以上社保,就可以申请服务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申报材料显示,这5家企业均集中在2016年第四季度新增了就业人员,人数正好是40人或略超1-2人,刚好符合政策文件规定的申报条件。

“这5家企业为什么都集中在四季度招人?增加的人数又与政策标准如此接近?这也太巧了吧?”黄处纳闷地提出了疑问。

黄处的疑问提示了爱思考的小张。“正常情况下,每年第四季度不是企业大规模招聘的时间段。但申报材料上的人数又刚好卡在政策文件的门槛上,这40来人透着蹊跷。可是这40来人的社保缴纳记录都是实实在在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张进一步分析道。

“你这么考虑,就表示你快要接近事实真相了。”黄处对小张的分析表示了赞赏。“俗话说得好,商人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如果这些企业是虚假用工,那么只有获得比这40来人的用工成本更高的收入,企业才愿意做这件事。”黄处已然有了思路。

为引导小张进一步思考,黄处又抛出一个问题:“企业的收入在哪里呢?”

“难道就是补助?”小张茅塞顿开。

黄处拍拍小张的肩膀说:“很有可能啊!你对照政策文件估算一下,补助收入是不是比缴纳社保支出多?”

小张立即将企业提供的社保缴纳记录与获得的财政补助进行汇总对比,有了惊人的发现:“黄处,您说对了!企业编造虚假的用工人员信息并缴纳社会保险,这样就能达到政策规定的条件从而申报获得补助;同时,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只按照政策文件规定的最少人数标准40人、只在年度的最后一季度编造和缴纳社保。”

“小伙子,恭喜你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会独立思考的审计人了。”黄处说道。

小张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

黄处又补充道:“审计人员既要大胆假设,更要审慎查证。缴纳社保,需要个人身份信息。企业编造的用工人员信息何来?我们还得进一步查证,现在只是有骗补的可能性。”

“是的,我发现疑点光顾着兴奋了。”小张点了点头。

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黄处对该补助事项有了初步的怀疑。于是安排小张到社保数据库中查找新增人员的社保缴纳流水并找出特征,进一步论证疑点是否成立。

深挖疑点,虚假用工骗补事实浮出水面

小张,计算机科班出身,对社保数据库有多年的研究,也是局里计算机审计骨干之一。抱着“企业只有最少地缴纳保险资金,才能从有限的补助中结余最多的利润”这一想法,小张开始了从社保数据库中查询和验证这一工作。

小张首先查询了5家企业新增人员的社保缴纳时间情况。查询结果显示,部分人员只有2016年第四季度3个月的社保缴纳记录,且这些人的缴费单位集中在2家企业。这2家企业为什么在第四季度前后均没有社保缴纳记录呢,“企业突击缴纳社保,虚假用工骗取补助。”小张脑海中立马得出了结论。

其余3家企业的相关人员一直有缴纳记录,似乎没有什么异常,为确保疑点不存疑,小张立刻着手对其余3家企业新增员工的社保缴纳单位进行进一步分析,看能不能找到些什么蛛丝马迹……

经过分析,奇异的现象出现了:这3家企业也仅缴纳了这些人员2016年第四季度3个月的社保,第四季度前后的社保均由其他企业缴纳!“这3家也是骗取补助的吗?看着有点像。”小张自言自语。

小张将分析结果和自己的判断向黄处进行了汇报。黄处启发道:“你感觉拿补助的3家企业和第四季度前后缴纳社保的企业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如果股东有关联的话……”

“哎呀,我知道了!如果股东有关联的话,那就是自己企业的员工换个企业缴社保,没多出一分钱,还拿了财政补贴!”小张一下子茅塞顿开。

小张立刻利用“企查查”查询相关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不出所料,这3家企业与第四季度前后缴纳社保的企业确实存在关联关系。为进一步查实问题,黄处带着小张一起到这5家企业及3家关联企业进行了实地延伸,获得的用工合同、工资发放表等材料,充分印证了他们对虚假用工骗取补助的怀疑。

至此,一出企业通过突击缴纳或利用关联企业缴纳“新增”员工社保,以虚假用工方式申报财政补助的荒唐闹剧被揭露了出来。审计发现的问题以专报形式上报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停止了该补助政策的施行并修改完善了相关补助政策及考核办法,及时堵住了政策漏洞。

换个角度,站在被审计对象的视角思考问题

这个审计故事启示我们:审计中,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站在被审计对象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多想想被审计对象对照政策文件,可能会想出哪些对策最大程度获得利益。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审”不殆。

南通市审计局 刘建坤、查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