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繁星闪烁,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南通市审计局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聚焦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算清“经济账”的同时算好“生态账”,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南通的城市底色,助力打造宜居通城!
“一定要确认平台的实用性与联动性,避免平台建设华而不实。”
在监控中心,他们着力了解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建设运行情况,查看重大污染源站点分布、数据变化、追踪处理等情况,审查实时监测、超标报警、指挥调度等系统功能是否实现、能否顺畅服务日常监督检查和市县联动执法。
“一定要实地察看监测设备,不能坐在办公室纸上谈兵。”
在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他们现场查看站房基础设施、监测仪器、辅助设备等建设是否完备,核实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监测数据传输是否及时有效、运维人员工作职责是否履行到位。
“一定要审核取样、检测流程是否到位,保证环境数据准确。”
在监测站,他们认真审核取样及检测流程,检查水、土壤等样品的密封性、污染性、保温性是否得到保证,核查检测实验室是否落实专人管理并定期维护、检测环境是否符合标准、仪器性能是否正常,保障检测数据真实有效。
“一定不能怕麻烦,环保应急物资要清点准确,一样也不能少。”
在应急储备库,他们检查环保应急物资出入库记录等台账是否齐全、管理是否到位,现场清点并核对合同约定的应急物资储备量是否充足、是否在保质期内,能否满足应急处置需求。
“环保资金末端监管很重要,一定要认真核查资金使用绩效,不是拨出去就完事了。”
沿资金流向,他们走访相关工业企业,查看环保资金使用情况及支出的合理性;抽查项目招投标、成果验收等资料,评价项目运行质效,助力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引导和激励作用。
环境保护是人人关心的民生福祉问题,
增强环保意识,有效提升通城环保能力,
让美丽与发展同行,我们都是建设者!
袁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