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公厕建设、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告
2020年第20号(总第243号)
来源: 南通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0-12-12 15:28 累计次数: 字体:[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南通市审计局对2012年以来市区(原崇川区、原港闸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公厕建设、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现将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厕建管体制

市城管局负责市区公厕规划编制,指导公厕建设、维护及运营管理。原崇川区、原港闸区政府及南通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各自区内公厕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城市绿地、小游园等工程项目中的公厕由城建集团建设,建成后移交属地管理。市园林绿化管理处负责管理部分公园、绿廊及小游园公厕,市濠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负责管理濠河景区公厕。

(二)现状及分布

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反映,三区在册城市公厕514座,其中原崇川区299座、原港闸区109座、南通开发区106座;三区另有相关公厕188座,其中街道管理的公厕46座、小区及其他单位管理的公厕142座。

(三)审计调查情况及评价

本次审计调查重点抽查了环卫部门管理的公厕,同时对部分小区及农贸市场等配建的公厕进行了检查,总共抽查461座公厕,发放调查问卷114份。审计调查结果表明,我市重视公厕规划与建设,专门出台《南通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对中心城区2012-2020年公厕布局进行了近、远期规划;将公厕建设、改造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公厕183座、改造公厕95座,新建公厕中二类及以上标准占比98.66%,公厕数量和等级整体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建管用脱节,部分公厕长期闲置不用

抽查发现,有13座公厕建成后未交付使用,其中8 座外部水电未接通、4座无污水配套设施、1座水电已接通未启用;环卫部门接管后未启用的有3座,闲置时间最长的超过5年;住宅小区公厕建成后未启用的有22座,周边居民反映强烈。

(二)部分新建绿地公厕与规划设计要求差距较大

抽查发现,三区2012年以后在公共绿地区域新建的18座公厕未达到规划设计的一类公厕要求,其中15座为二类公厕,另位于原港闸区的3座一类公厕,与规划设计要求差距较大。

(三)部分公厕管护不到位

抽查发现,70座公厕设施不全或损坏,部分长期不维修;44座公厕存在厕位不净、地面不洁、气味刺鼻等保洁不到位问题,少数公厕“脏乱差”严重,影响市容市貌;4座小区公厕被社区、物业占为己用;5座公厕的第三卫生间关闭不开放;原港闸开发区副业场公厕因地基沉降关闭,但附近居民撬锁使用,安全隐患大。

(四)指引标识数量少且不规范

除濠河景区外,我市公厕指引标识少,且缺乏统一规范。审计抽查发现,有139座公厕无指引标识牌,占抽查公厕的 30.15%,部分指引牌距离等要素标识不清晰,给市民如厕带来不便。

四、审计处理和整改情况

针对以上审计查出的问题,南通市审计局已依法出具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相关区政府、管委会及市城管局等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推进问题整改。截至目前,38座闲置公厕中24座公厕已整修到位并对外开放使用,其余14座公厕正在积极整改中;70座设施损坏的公厕中68座已维修到位,1座正在重建,1座待拆迁;44座保洁不到位公厕现已加大保洁频次;4座被占用的小区配建公厕已对外开放使用;5座第三卫生间关闭的公厕已开放使用;新增1001块标准统一的公厕指示牌,较好地发挥了标识指引作用。

南通市审计局

2020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