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阶段性工作 > 两学一做

南通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实现常态化全覆盖

来源: 南通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9-04-15 字体:[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绿水青山是审计监督的重要职责之一。为促进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南通市审计局早在2013年底就开始研究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到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作体系,审计工作在南通已实现常态化、全覆盖。

2014至2018年,南通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共对60位领导干部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其中2018年组织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对3个县(区)、8个省级开发区、7个乡镇及2个职能部门的27位主要领导进行了审计。揭示的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未完成、土地及滩涂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黑臭水体整治不到位、化工园区存在风险隐患等326个具体问题,均得到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市审计局两个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获南通市政府改革创新奖,审计成果纳入了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生态建设工程考核体系。

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审计工作基础。2018年,南通市审计局对2014年在全省首家出台的领导干部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实施意见进行了修订完善,通过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新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具有南通特色的5大类29项评价指标体系,并完善了由审计部门牵头、资源环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审前共商、审中协作、审后运用”的工作机制。

提高审计质量,统筹推进审计工作。一是拓展审计覆盖面,按照全市“一盘棋”思路,除市县审计机关常态开展审计外,市审计局还组织县(市)区局对省级开发园区开展“一条鞭”审计,扫除监督盲点。二是突出审计重点,根据南通濒江临海的特点,加大对海洋、滩涂、岸线等资源审计的探索力度,结合产业结构和布局特点,重点关注如泰、通吕、通启运河和化工、印染、钢丝绳等“三河三行业”整治情况,评价领导干部贯彻宏观政策的执行力。三是改进审计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模式,注重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审计,通过编制问题清单、建立“业务指导员”制度、邀请专家业务培训等形式,提升审计人员业务能力。

强化审计整改,提升审计工作成效。一是上报审计专报,通过市领导批示,督促地方党委政府抓整改,促进县(市)区党委政府出台制度23项。二是加强与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沟通,由主管部门处理处罚督促整改,2018年审计移送环保部门的16条问题均得到处理。三是与市委巡察工作对接,以巡察交办单的形式督促限时整改,巡审对接的32条问题均得到及时整改,相关责任人均被问责。

陈彦、黄山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