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如雷贯耳,坚持依法审计,做实研究型审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近年来,南通市审计机关始终坚持以“忠诚度一流、战斗力一流、贡献度一流”为目标,强信念、强业务、强队伍;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多年在全省审计机关和市级机关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
以“忠诚度一流”为目标,实现政治统领。始终坚持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把保持忠诚度作为审计队伍的首要政治品格。一是坚持在审计委员会统领下开展工作。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开展审计工作的最根本要求,及时提请市委审计委员会审议年度工作要点、成员单位工作协调推进机制、项目计划草案、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报告及整改情况报告等,研究部署年度重点审计任务。二是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把党支部建在处室和重点项目组上,5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均配备“第一书记”“第一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党支部任“第一书记”,切实强化“第一书记”对党支部工作的指导监督作用。三是坚持“书记项目”制度。“第一书记”领办10余个重点项目,推动国资、城建及民生等领域完善37项制度。选送的“党建引领‘审计助力百姓老有所养’有‘医’靠”“南通审计助力提升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等项目分别被评为市级机关“融合党建示范书记项目”“优秀书记项目”。
以“战斗力一流”为目标,实现强基赋能。始终坚持“审计队伍要拉得出、打得响”的理念,扎实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一是把培育人才作为提升战斗力的重中之重。制定并实施《南通市审计局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实施方案》《南通市审计局审计实务导师制实施办法(暂行)》等制度,建立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先后举办“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新进人员培训班”“我与局长‘面对面’”“审计微课堂”、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审计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能力水平;持续开展“领军人才”“审计之星”评选活动,评出“业务之星”“查案之星”“大数据之星”“宣传之星”“服务之星”等先进典型。二是把推行大数据审计作为提升战斗力的主攻方向。出台《大数据审计工作推进方案》《南通市审计局大数据审计项目操作指南》《南通市审计局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管理办法(暂行)》等一系列制度。2021年全市社保基金审计项目,基于数据关联比对分析方法,建立了重复参保、应保未保20余个常规分析模型,在全省社保基金项目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一等次。近三年,大数据审计项目覆盖率由2020年的24%提升到100%,2个审计项目获评全省优秀大数据审计项目。三是把严明作风纪律作为提升战斗力的必由之路。每年召开全市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组织排查廉政建设问题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健全“凡提必考”制度,对晋升职务职级人员进行法纪知识理论测试。组织开展“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账”等专题活动,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完善“个人廉政档案”、发送“节日廉洁提醒短信”等形式,不断把廉政建设推向深入。常态化开展机关办公秩序、纪律作风、人员在岗在行在状态专项督查,开展违规吃喝隐形变异等易发多发问题的专项整治,提醒党员干部慎微慎独。对驻外审计点开展审计现场执纪情况督察检查,接受被审单位的监督,时时维护好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
以“贡献度一流”为目标,实现提质创优。始终坚持“只有优秀的审计项目,才能产生一流的贡献度”理念,牵牢提升审计质量争创优秀项目这个“牛鼻子”,以贡献度检验忠诚度、检验战斗力。一是发挥计划龙头作用。制定印发《南通市审计局2021年至2025年审计全覆盖规划》《市级审计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市级审计对象资金规模一览表》,着力做好立项基础工作。每月通报计划执行情况,对即将逾期的项目,提前亮灯提醒,对未按序时进度完成的项目,点名通报;计划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明确要求县局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按季度报市局备案,每半年通报执行情况。二是用制度规范审计行为。修订出台《南通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关于在审计过程中深化运用谈话方法的通知》《南通市审计局投资审计综合报告管理办法》《南通市审计局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销号办法》等10多项制度,严格执行《江苏省审计厅审计现场管理办法》《南通市审计局审计现场管理办法》《南通市审计局审计项目作业时限管理办法(试行)》《审计取证单制度》等规定,加强审计管理。三是完善审理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江苏省审计厅审计项目网上审理操作规程(试行)》和《南通市审计局审计项目审理办法》,创新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以网上审理为基础,全面推进审计项目全过程跟踪审理,实现审理工作全覆盖。对年度重点审计项目实行“审理专管员”制度,提供“一对一”审理服务。实施审理结果通报制度,通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做到既激励先进、见贤思齐,又红脸出汗、鞭策提醒。
朱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