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民政局及其下属单位认真落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出台、修订了6项制度,切实规范民政系统内部管理,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今年上半年,南通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市民政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并延伸审计了其下属9家事业单位。审计中发现,因信息数据更新不同步、审核把关不严等原因,市民政局向开发区养老机构多拨付补贴10.64万元,崇川区及开发区民政局向9位已入住养老机构老人重复发放居家和社区养老购买服务补贴0.34万元;3个社区利用同一工程重复申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补助资金62.85万元;市民政局及公募所、福彩中心、养老中心等5家下属单位16个项目履约保证金收取不及时或未及时退还,涉及资金523.08万元;殡仪馆向已享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1929人直接减免或发放丧葬补贴154.32万元,从原土葬迁坟火化收入中提取职工营养费并超额发放19.96万元补贴,同时盘亏骨灰盒、遗体袋、石棉垫等零星材料48.23万元。对此,审计提出“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加强专项资金审批使用监管,严格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和财务规范,强化下属单位监督管理,切实贯彻养老服务扶持政策”等建议。
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了《关于调整市区养老服务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南通市民政局民政专项管理办法》,积极发挥财政引导资金杠杆作用,对各类民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绩效管理与监督检查作出明确要求,从制度层面规范资金管理,保障专项资金有效使用。南通市紫琅医院及殡仪馆印发《南通市紫琅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南通市紫琅医院合同管理办法》《南通市紫琅医院物资采购、验收制度》《南通市殡仪馆财务管理制度》4项制度,进一步梳理单位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经济合同、工程建设与物资(服务)采购等方面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内部控制,提升资产管理质效。
季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