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悦读 > 书海拾贝

看“阿堵物”与“孔方兄”——读《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
有感

来源: 海门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8-11-14 字体:[ ]

细读余光中的《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那淡淡的行文细述,如同一杯清茶润人心田。如今,老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那些简单的故事,诙谐的文字,仍然发人深聩,让人警醒。

书中有一篇短文《钞票与文化》,开篇讲了《晋书.王衍传》中的一个故事:晋国有个叫王衍的大臣,是位著名的清谈家,一贯对钱嗤之以鼻,提都不愿意提一下。有一天他醒来后看到满地是钱后,就把仆人喊来,用手指了指地上的那些钱说道:“举却阿堵物”。这个“阿堵物”,指的自然是那满地的钱了,清谈家是不屑谈之的。无独有尔,还有一个故事,也与此物有关。西晋文学家鲁褒作《钱神论》以讥讽世风,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阿堵物”与“孔方兄”成为多少文人雅士口中世间最俗的俗物的代称,又有多少人身陷囹圄时痛哭流涕,追悔人生为这个俗物所害,从而坠入犯罪深渊。难道,钱币真是生而即为害人的魔鬼么?如此,是不是每个人都该将之弃而如破履?

在《钞票与文化》一篇中有个典故:高庚讽刺梵高“你的头脑跟你的颜料盒子一样混乱。欧洲每一个设计邮票的画家你都佩服。”高庚向来是鄙视金钱至上的,因此就看不起邮票画家为润笔而画。想必他对钞票画家也是相同看法,由此想来钞票在他眼中也要如同“阿堵物”了。然而,钞票真的只是混乱而下作的“阿堵物”么?书中余光中先生如数家珍般,细数各国钞票的人物变换、浪漫诗人的手迹留痕、还有那海干石化的名作主题。正如作家所言“钞票上岂但有诗,还有艺术、有常识、有历史……”如此,怎么认识钞票,端看各人的心得了。

《钱神论》中说,“钱”得名于“源泉”的“泉”,所以百姓每天都要用到它,钱的源泉是不会缺乏的。它由社会发展进步,上智先觉者创造出它的形制,在商品交易中优越于币帛,作为流通媒体永存。这些都是钱币“为世神宝”的积极意义。孔子曾有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人们通常解读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也就是说:君子虽然喜欢钱财,但是取舍之间是正路来的!

那告别越王的范蠡,用智慧赚取了那富可敌国的家产,成就陶朱美名;相反,处在乾隆身边的和珅,凭借权势,取得了无尽珍宝,最终却只能留下贪官的骂名;李白一曲高歌《将进酒》,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何等的洒脱与自在。这些不同的人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轨迹。生活中我们不免与金钱打交道,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成功地驾驭金钱,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海门市审计局 黄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