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论坛 > 一家之言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审计智慧之——汉字密码

来源: 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06-06 字体:[ ]

汉字,是华夏文明的活化石,横竖撇捺钩,诸多笔画间蕴藏着中华祖先的哲思基因和思想情感。汉字起源于甲骨文的象形符号,历经篆、隶、楷、行的演变,始终保持着“形意结合”的独特构造。六书造字法中,象形通过描绘事物外形而达字义,如“刀”;用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标注,如“刃”;会意组合多个字义表达新意,如“休”;形声则是读音与前述种种的有机结合,如“河”;转注、假借则展现思维的延展性,或同义字互为注释,如“考”与“老”,或借用同音字另表他意,如“监督”之“监”,甲骨文像人俯视水盆照影,本义是观察自省,恰如审计的监督内涵。汉字以形载道,通过笔画的长短交错、部首的主次配合,将抽象哲理凝练成具象符号,勾勒出了人生智慧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结构化和系统性启示。

试举几例:

“一”的启示:初心如一的审计底线“一”字仅横,却是汉字体系的基础笔画,象征万物之始。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称“惟初太始,道立于一”,其平直刚正的形态,恰似审计不可动摇的原则。甲骨文中“一”常以刻刀直刻而成,没有弯曲修饰,正如审计人需摒弃杂念,以纯粹之心守正,以专注精神求真。书法要义中,横画起笔藏锋、收笔稳健的书写要诀,更暗合审计过程从周到计划到扎实收尾的完整闭环。这个最简单的汉字,提醒我们:守住“一”的纯粹,方能抵御万千诱惑。

“执”的精神:执着前行的审计韧性。“执”的繁体为“執”。左部“幸”为枷锁之形,右部“丸”似手持工具,整体表达制服顽痼的过程,于刚劲顿挫间,透露出攻坚克难的决心。审计工作如同解构这个会意字——面对复杂的审计事项,既要有“枷锁”般的规则约束,又需“持器”者的“金刚钻”和“瓷器活”。特别是小篆书写的“执”字末笔“悬针竖”,如利剑破空而下,掷地有声,象征着穿透表象直达本质的锐利。每一笔的力道叠加,恰似审计人在海量资料中层层深挖的执着精神。

“细”的穿透:心细如发的审计境界。“细”字繁体作“細”,左“糸”如丝线缠绕,右“囟”为婴儿颅骨未合处,二者结合喻示对细微之处的极致关注。篆书“細”字中,丝线笔画绵延不断,顶部“囟”部之点如放大镜聚焦,构成微观审视的意象。审计中的细节把控正与此呼应,任何毫厘之差,都需要如“糸”的精密梳理与“囟”的敏锐洞察。汉字构造中见微知著的智慧,恰是审计人的职业本能。

星汉灿烂,若出其中;一字千秋,若出其里。从“一”的纯粹到“执”的坚韧,从“细”的敏锐到“监”的警醒……汉字将先民对世界的认知转化为永恒的符号密码。审计工作本质上恰似这种造字智慧的再现,是文明基因的现代回响,审计过程如此,提炼成果亦然。当审计人提笔撰写报告时,那些横平竖直的准则坚守、严谨缜密的推理思维,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六书”?汉字密码穿越三千年风烟,仍在点画之间传递着永恒的人生真谛,与我们息息相关,须臾不离。

作品为原创

(南通市审计局 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