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论坛 > 艺术文苑

【审计40年】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

来源: 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3-04-18 字体:[ ]

“妈妈,作业写完了,赶紧过来审计”,“老婆,我先去结账,等会你来审计一下超市结账单”,这是来自我的家庭日常对话,审计成了关键词。生活中为什么会处处散发着审计的味道,因为作为家庭成员的我是一名执着的审计人。

不坠青云志

在我的心中,国家审计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学审计专业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2002年大学毕业,我毅然考入审计机关,以审计人的视角了解和关心民生,为基层百姓解决切身问题。慢慢地,我练就了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能快速确定审计思路,巧妙解决审计难题。

在一次拆迁审计中,面对企业无证房如何补偿的难点,我从土地租赁、经营关系、走访群众入手,还原拆迁现场;面对拆迁公司隐瞒低保户补偿额政策、截留拆迁款的行为,我严正指出,要求立整立改;面对附属物补偿金额较高的疑点,我通过细致的比对分析发现提供发票的异常,查出弄虚作假的问题。

20年来,我担任过40多个大中型审计项目的组长或主审,其中,1个获审计署优秀项目,2个获省优秀项目,6个获市级优秀项目。项目类型几乎涵盖全部领域,创下了1次审计调查促进10项市级制度出台、一份决定书收缴1个多亿、一份报告让被审计单位召开3次整改会议的记录,真正实现了为百姓服务解难的志向。

不走寻常路

刚刚工作的那几年,正值计算机审计在全国推广,非科班出身的我,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入手,学会了编写语句,凭借坚韧的毅力,硬是把自己从“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为审计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犹记得刚工作一年半,我接到一个重要任务,代表南通参加全省审计机关计算机比赛,“你能行!”同事们的鼓励记忆犹新。虽然缺乏经验,但我暗下决心:“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在经历了多少个挑灯夜战的精心准备后,我自信地奔赴赛场,最终取得全省第一名的成绩。紧接着,在审计署首次专家经验和AO案例征集中,我的申报材料均获评入选,连续10多篇获审计署优秀或表彰奖,被中国审计学会评为计算机审计能手。我顺利通过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水平测试,并在南通自行举办的计算机中级培训班中担任授课老师。

面对富有挑战性的开发区审计项目,我另辟蹊径,研究开发区工作特色,了解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学习最新政策文件,通过整体摸排和个体解剖,向省审计厅、市政府提交了多份专报和综合报告,推动了开发区新的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该项目荣获2020年度全省优秀项目一等奖。2020年,我和同事们总结提炼的开发区审计业务案例入选审计署教学案例库,系列宣传被审计署表彰为十佳审计宣传正能量文字作品,调研课题获省政府、市政府研究奖。

不负家人托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对于家人,我更多的是感谢和愧疚。面对孩子的抱怨“妈妈,你除了会审计还会干啥”,我也曾迷茫过,可是一回到工作岗位上,又成了停不下来的陀螺。

“不要担心,在外面要注意安全。”这是我每次出差前,婆婆都要重复的一句话。婆婆虽然是一名农村妇女,却尽心尽力做好后勤保障,接管了带孩子的任务,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其乐融融的婆媳关系,是互相关怀、互相尊重的结果。在小区里,邻居都把婆媳俩当成了母女俩,被评为“南通市百对和谐好婆媳”。

经历了家庭和工作的磨合期,生活已安排得井然有序;由于要经常加班、出差,视频通话辅导作业成为家常便饭,周末半天的全家出行是孩子们最为期待的轻松时刻;家人们也已适应了我的审计节奏,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我也用一个个审计作品、一份份答卷,回应着家人的期望。

审计路还很远,需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断去学习,去探索,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守这份事业,接续奋斗。40多岁的我或许不能被称为年轻人,但始终保持坚定执着、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辱使命、善作善成,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南通市审计局  张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