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论坛 > 艺术文苑

【审计40年】那一年,我参与审计博物馆的筹建

来源: 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3-04-17 字体:[ ]

一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对人生而言,也是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但是,这一年之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却可以跬步千里,青史不泯。

把目光投向2008年。彼时距离审计机关成立已经25年了,审计事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之路,并在世界审计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就在那一年,从部队转业到审计机关工作近10年的我,有幸参与了审计博物馆的筹建工作,见证其诞生。

濠河,景色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南通的城市名片,而环濠河博物馆群,则被形容为少女脖颈上的珍珠项链。

2008年4月2日,由中国审计学会、江苏省审计厅、南通市政府共同创办的审计博物馆建成开馆。该馆位于南通美丽的濠河之畔,她的建成,为环濠河博物馆群又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筹建到开馆,从一无所有到一座崭新的现代化专业博物馆完美呈现,担负具体筹建任务的南通审计人,用短短的16个月时间,便将中国审计3500年的历史鲜活地呈现出来。

“高效、严谨。”开馆当天,前来参观的中宣部、审计署、国家文物局、复旦大学等单位30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都对审计博物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南通审计人用智慧和汗水建成的中国审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所有一切美好,都是有迹可循。

早在2005年年底,“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正式对外发布,南通审计人把南通精神质朴地理解成“没有任务要争取任务,有任务要争取完美”。

争取就是担当,争取就是奋斗。“审计博物馆,是中国审计事业蓬勃发展所孕育,是收藏、研究审计史料和文物之所需,是南通独特的城市博物馆文化之所盼,我们为之添砖加瓦,义不容辞且责任重大。”这是南通审计人的共识。

2006年6月26日,南通市审计局向江苏省审计厅呈送申请筹建请示。4天后,江苏省厅将该请示文件送达审计署。11月17日,审计署批复同意,并明确“南通市负责审计博物馆的筹资建设和运营维护。中国审计学会协助收集有关文物和资料,并对博物馆的展陈、科研、教育和宣传提供帮助。江苏省审计厅根据实际需要,在工作上提供必要的支持。”

不等不靠,构思、审批程序与实质性筹建三项工作迅速推进。

2007年5月13日,我参加了一次特殊的会议——筹建审计博物馆专家论证会。会议的三个关键词,至今记忆犹新:唯一、挑战、展陈大纲。到会者多是文博方面专家、行家。他们对于审计部门筹建博物馆充满新奇,尤其是对“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的定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面对这样一项难度极大、要求极高的工作,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困难,几乎每一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一个词——挑战。我想,也许这就是语言艺术,因为实在没有比“挑战”更合适的词了。

另一个新词“展陈大纲”。专家们用了较长的时间和篇幅,论述了展陈大纲对于筹建博物馆的重要性。“展陈大纲”是个专业术语,对于它的解释,我只记住了专家们一个简易的比喻,好比是电影的脚本,没有它,拍电影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次会议之后,我与审计博物馆,准确地说与“展陈大纲”有了关联。根据领导安排,我正式成为大纲编写组一员,配合审计署参加筹建的同志全力攻关展陈大纲。

不赘述编写组的工作,但是场景犹记:在电脑前连续工作20个小时不合眼,这样的经历,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出现三次。审计署参加筹建的同志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们的作风、能力水平深深感染着我,并时时激励着我努力工作,每每有懈怠之意,“看看人家,职务那么高、能力那么强还那么拼,我有什么理由躺平?”成为我灵魂之问。

2007年6月28日,展陈大纲如期完成,为后续布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中国审计》杂志第8期,以《为你辛苦为你甜》为题摘刊了我参加筹建审计博物馆的三篇日记,题目是编辑加的,却道出了我的心声。

审计博物馆的诞生,其意义自不待言。勇于担当、敢闯敢为,直面挑战、不等不靠,参与筹建工作,无疑是当时南通审计的大事、幸事,更是我人生中一笔最为难得的精神财富,有幸参与,受益终身。

南通市审计局 朱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