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审计中,执行款审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近期,崇川区审计局巧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探索破解这一难题。
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阶段发现,被审计法院执行款余额规模超亿元,有余额的科目上千个,近三年每年执行款收付业务有六七千笔,共计两万多条收付款记录。这一系列数据客观的反映出当前法院系统执行案件居高不下,也让审计人员察觉出了巨大执行款余额背后可能存在管理不规范问题。
现场审计期间,审计人员针对业务数据量大的特点,采用大数据思维方式,借用数据分析软件对两万多条执行款往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首先按各往来款项明细科目排序,以最末级科目为关键词梳理出同一执行科目款项往来情况;之后仍以最末级科目为关键词分类汇总出该科目借方和贷方累计发生额;接着用贷方余额减去借方余额定义科目余额函数,计算出同一执行科目期末余额;最后筛选出期末余额非零事项进行重点分析。
巧用大数据分析,审计人员拨去执行款层层迷雾,法院近三年执行款收付脉络渐渐清晰。审计发现被审计法院存在部分罚没款未及时上缴国库、代保管款未及时清理以及非税收入挂往来等管理不规范问题。
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