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阶段性工作 > 机关党建

从“审计小兵”到“数据大神”——记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
五一巾帼标兵刘银

来源: 南通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2-03-28 字体:[ ]

刘银,南通市审计局电子数据处科员,她留着中长头发,皮肤白皙,圆圆的小脸上戴着圆圆的眼镜,说话总是轻言巧语。很难想象这个文静内敛的女孩,竟是一个计算机高手,是同事们公认的“数据大神”。

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她先后在学校当过实习老师、干过程序员,待过事业单位,坐过审批窗口……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挑战。2017年,刘银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南通市审计局。报到的第二天,单位便安排她直奔审计现场。面对一桌子的账册、材料,计算机专业的她懵了……

回想起刚到审计局时的场景,刘银还是觉得挺不可思议,开玩笑地说:“我之前以为我是来修电脑的。”

从零开始 爱学习是她快速成长的前提基础

初到审计局,她对审计业务一无所知,她查阅各种审计案例、方法,积极向同事请教,自学通过了中级审计师考试。同时还坚持拓宽知识面,先后通过了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国家重要信息系统保护人员CIIP-A等考试。

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审计知识,刘银还主动对接业务处室,把自己擅长的计算机专业和具体审计业务联系起来,搜集、提炼审计思路并转化成一个又一个数据分析模型,并将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分析、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审计知识倾囊相授,多次在全市审计机关相关培训中进行讲授。通过“知识交换”,刘银很快上手,迅速进入角色。

四年来,她参与17个项目的审计,担任主审4个,分析的数据量达700多G;完成审计报告7份、审计专报2篇,获市领导批示7次,推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完善制度数十项,促进收回国有资金近600万元。

用心用力 尽职守是她快速成长的力量源泉

对刘银来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办公室里深夜的灯光,夏天室外审计现场灼热的阳光,拨开疑云展现的曙光……小小的身板,却总是有使不完的力气。

面对复杂的审计事项和数据,刘银勇挑重担、积极履职。为了揭露被审计单位管理收入的“猫腻”,她坚持带病工作,“轻伤不下火线”,加班加点与相关人员谈心谈话,通过纵向分析不同时期成本规模、横向比对同类单位收入体量、剖析招投标是否真实合规等方式,小切口深入,抽丝剥茧,一一核对审计疑点,锁定的相关问题被作为典型案例。

面对今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审计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春节假期,刘银便着手思考审计思路,节后一上班即到相关主管单位了解整体情况。被走访单位的工作人员笑着说:“你这真的‘起步即冲刺’啊!”

不管这句话是冷嘲还是称赞,她依然按照原定计划开展审前准备工作。在她看来,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才是王道!相关单位人员也被她饱满的工作热情所感染,积极配合。就这样,她迅速摸清信息化项目底数、确定了审计范围和重点,大大缩减了审计现场实施时间,12天内完成了20家单位的延伸工作。

“她是真的热爱审计工作。”同事们说。

尽管从事审计是无心插柳,但对她来说却是歪打正着。在一次次的审计中,刘银找到了工作的意义。

追求极致 肯钻研是她快速成长的重要法宝

为了追求数据分析的高质量,刘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到了极致,凭借着扎实的计算机基础,与海量的数据打交道并乐此不疲。

作为全市大数据审计攻关团队成员,她总能先行一步、深想一层。为了攻克行业数据相互不融通、数据分析壁垒重重这个难关,她经常在工作之余研究Python、Neo4j和Gephi等新工具新技术,并运用到审计项目中,不断研究、创新审计方法。

刘银将图论技术运用到工程招投标审计中,通过IP地址和投标单位组合分析、关联关系分析等方法,发现部分工程存在围标嫌疑等问题,撰写的《基于图数据分析展示软件的工程招投标审计》获审计署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创新应用案例三等奖;将三维全量分析、图数据库等运用到乡村振兴审计中,撰写的《惠农补贴资金审计可视化分析思路》等文章在《中国审计》《江苏审计》发表,相关方法在全市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应用研讨交流会上交流。

“很庆幸,当初选择了审计,每攻克一个难题,发现一个疑点,都特别有成就感。”刘银笑着说道。

如今,她已从一名“小兵”蜕变成“大神”,一次又一次站在了领奖台上:全省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全市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一等奖、“南通市技术能手”、全市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之星……

面对诸多的荣誉、表彰,她没有选择“躺平”,依然默默坚守在自己审计岗位上,始终用对审计事业的饱满热情定义着青春、用脚踏实地扎根审计沃土绽放芳华、用努力拼搏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答卷。

李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