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审计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 南通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2-02-28 15:5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坚强领导下,南通市审计局领导班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及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部署,注重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带领审计干部职工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增强审计的全局性、实效性和建设性,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实施审计(调查)项目61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78.57亿元,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376个,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52.05亿元(含以前年度有关问题整改),上报的21篇重要审计结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组织实施竣工决算审计项目78个,指导建设单位开展结算审核核减3.32亿元,决算审计时又纠正多计金额1.55亿元。

1个项目获评全国和全省优秀项目。1篇调研报告获江苏发展研究奖二等奖,1篇研究报告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被评为市先进集体,获五一劳动奖状。

一、促进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市区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审计调查,促进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改工作,推动出台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等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平台功能,优化服务事项流程。紧扣我市“更大力度突破重大项目”目标,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情况审计调查聚焦项目实施质量、招商引资政策落实等情况,推动完善9项制度,促进主管部门采取7项措施盘活项目用地,促进收回违规资金4.97亿元。通州区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政策落实和无锡市土壤污染防治情况审计调查促进有关地区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违法违规“小化工”整治、沿江一公里园区外化工企业关闭退出情况审计调查分别对140家和72家企业全覆盖实地走访检查,推动39家企业整改到位,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体现审计担当,更好服务美丽江苏南通样板建设。

二、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同级审”坚持绩效导向,融合实施政府债券管理、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管理等专题,并对我市政府财务报告编制、产业投资母基金管理运作等情况进行关注,促进17.41亿元非税收入缴库、5.41亿元往来及结余资金清理到位、1300万元政府债券资金规范使用。教育局、科技局等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抽查了部分二级预算单位,促进7家单位盘活402万元结余经费、2家单位及时下拨310万元项目经费、9家单位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创新区、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关注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建设、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等事项,有力推动两区高质量发展。狼山办进一步提升景区运营和服务水平,清理、上缴资金3112万元,盘活17处闲置房产实现收益2133万元;通创办369万元非税收入缴库,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工程结算审计进度。

三、促进民生资金项目落实落地。全市社保基金审计促进1230万元财政养老专项资金拨付到位、1050万元企业欠缴的养老及医疗保险资金清收到位、252万元违规支付的养老及医疗基金被追回。有关部门根据审计要求清理重复参保人员1973人,并将185名应保未保的特殊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医保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处理处罚97家违规定点医疗机构,挽回医保基金损失174万元。海门、如东、海安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促进2.2亿元安居工程项目应减免的税费全部退回、143万元应收未收的公租房租金收取到位,促进被无偿占用的97套公租房完成租金补缴、150套公租房完善产权手续、118套账外公租房规范核算,推动进度落后的904套安居房建设达到序时进度,推动相关部门研究建立了经济适用房配售市场价调整机制。市区养老服务体系情况审计调查,促进相关地区立行立改将368名城镇“三无”老人、分散供养农村“五保”老人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围。

四、促进提高政府投资绩效。进一步指导建设单位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上门开展8次竣工决算编制及审核辅导培训,解决好建设单位把关薄弱问题。与造价管理部门联合对9个工程结算审计争议问题进行会商协调,有效推动问题解决。支援新疆伊宁县发展资金和项目情况审计关注项目实施进度及效果,关注援助资金管理使用及效益,保障好援疆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轨道交通建设跟踪审计重点检查建设资金拨付、项目建设进度、质量管理及合同执行等情况,共出具跟踪审计意见单12份,提出跟踪审计意见26条均被采纳。

五、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县(市、区)检察院检察长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扫除了县域范围内处级领导干部监督盲区,推动检察院系统加强管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书记、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关注学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工作方针政策、投入发展等情况,推进高校领导干部在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加大科技创新驱动等方面履职尽责。机关工委、工信局、城管局、保障房公司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推动部门规范管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高效履职。全年派出审计干部29人次参加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及纪委办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