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审计厅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决战经济总量“过万亿”、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点目标任务,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年共实施54个审计(调查)项目,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9项;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66.47亿元,促进增收节支3.46亿元;移送处理事项10件,7人被立案调查、14人受党纪政纪处分(含以前年度移送);公告审计结果52篇次。
我局获评“南通市先进集体”,“明法执审”获市级机关优秀普法品牌。组织实施的1个审计项目获全国优秀,3个项目获全省优秀,1个项目获市改革创新奖,1篇教学案例入选审计署案例库,1个数据分析案例获审计署创新应用优秀案例,1篇调研报告申报江苏发展研究奖,获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全市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及捐赠款物审计促进2400万元财政资金、3600万元捐赠资金及15万件捐赠物资及时分配拨付,规范530万元防疫物资采购行为。应对疫情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分析我市减轻企业负担等四大类政策落实情况及特色做法,揭示了个别费用未减免到位等问题。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情况审计全程跟踪下达我市近53亿元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并就资金监管系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边审边改,确保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实效。
(二)积极推动政策措施落实。海门区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审计促进海门区出台2项制度,加快推进6个高标准农田项目,投入920万元修复破损设施,730万元涉农资金拨付到位。通大附院、第四人民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实审计揭示了医疗服务价格执行、药品耗材采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就背后原因深入分析研究,项目考核列省厅第一等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审计促进全市7692名人员清退重复参保关系,追回不合规人员领取的养老资金159万元。苏通、锡通园区家底情况及海门工业园区、通州川姜镇开发建设平台公司审计调查为市委市政府决策苏锡通园区一体化发展、海门和通州家纺城协同开发建设提供审计支撑。
(三)着力提升预算管理效能。市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促进13.59亿元非税收入及时缴库、6.3亿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时分配使用、95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推动出台5项制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首次实现市级79家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经验做法在全省审计机关交流。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进一步推进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四)不断促进民生福祉改善。小康指标完成情况审计调查为我市如期高水平全面实现小康出谋划策,市政府召开专题研究会落实审计建议。市区72所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情况审计调查揭示了部分学校学生伙食费被挤占挪用、食材采购不规范等问题,4名学校工作人员被立案调查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有力维护了学生利益。市区公厕建设管理情况审计调查促进24座闲置公厕整修到位投入使用,68座公厕损坏设施已维修,市区新增1001块公厕指示牌,进一步提高公厕辨识度。拆迁安置房建设管理情况审计调查比对不同市辖区拆迁安置政策效果及利弊,并就科学调整超面积安置结算价、盘活剩余安置房源等事项提出建议。根据审计建议,主城区安置房定价体系动态调整机制出台,并着手盘活4266套剩余房源。
(五)持续关注资源环境保护。全市水污染防治情况审计抽查119家单位47个项目,促进1693万元专项资金合理使用,2个应急水源地周边环境得到整治,6家危险废物处理企业完成整改。全市已供未用建设用地审计调查分析已供未用土地类型、规模及形成原因,促3.79亿元土地出让金及滞纳金收缴到位,促进盘活土地4658亩。市区河道整治管理情况审计调查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促进相关部门进一步理顺了河道整治项目计划编制、建设管理、后期管护机制。
(六)切实保障国企国资安全。创新设立并认真执行审计监督专员制度,选派11名具备中高级职称、担任中层以上职务的业务骨干,动态掌握11家市属企业经营状况,参加对市属国企的综合绩效考核工作,与市国资委专职监事联合开展企业现场调查,实现对企业的常态监督。全市国有企业运营管理情况审计调查力促企业防范风险,市两办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的意见》,市国资委出台文件加强市属国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规范国企融资担保与出借资金行为。相关县(市)、区出台制度规定7项。报业、广电两大传媒集团运营情况审计调查促进新闻单位聚焦主业、优化考核激励机制。
(七)继续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坚持以决算审计为抓手,对13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子项目61个)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在指导建设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基础上又纠正多计的工程决算金额2.98亿元。继续指导相关建设单位承担好项目建设管理、价款结算审核等主体责任,城建集团等建设单位全年已组织内审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对85个项目开展审计,已编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73份。开展我市近三年政府投资项目成本控制情况审计调查,与周边城市同期同类项目进行比较,进一步推动我市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推陈出新、提质增效,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
(八)始终紧盯权力规范运行。全年共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1个,涉及领导干部13人。通过关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等事项,合理界定领导干部责任,促进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推动地方及部门单位健康发展。派出40人次参加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及纪委办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