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 南通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0-02-07 14:04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9年,我局组织实施49个审计(调查)项目,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24.84亿元,促进增收节支2.88亿元。移送案件线索37件,已有32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受党纪政纪处分。提出审计建议95条,推动制定完善37项制度。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被推荐为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3个项目获省优秀审计项目。申报的综合联网审计系统获评2019年智慧江苏审计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

(一)深化财政审计,做体制机制创新的“参谋员”

市级预算执行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6.85亿元,推动47个项目48.46亿资产有序移交、出台1项制度,促进收缴、清理、清退资金1.08亿元。发现问题纳入省厅“同级审”报告,获省政府领导批示。《中国审计报》等媒体作了报道。部门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的做法在审计署作经验交流。17家省级以上园区发展绩效情况审计,推动出台21项制度,纠正违规发放各种奖励312万元。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研究全市开发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改革意见。审计方法在全国、全省推广,多家审计机关来通学习。隐性债务化解情况审计,准确反映政府化解债务工作开展及任务完成情况。专题报告相关内容纳入省厅综合报告,获省领导批示。国企和国资审计监督,推动出台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方案,此项工作纳入2019年国企改革重点任务。市属国有企业不动产出租出售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获2019年度全省优秀审计项目。智慧城市审计,推动出台完善7项制度,《南通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审计做法和成果。陆海统筹审计推动出台6项制度,相关做法及成效被省审计厅报道。

(二)加强投资审计,做城市品质提升的“促进者”

我局投资审计工作是全省唯一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全覆盖的地级市,省审计厅副厅长李海洋多次点名表扬。全年出具城建、绿化、水利等类竣工决算审计报告35份、核定单83份,在建设单位履行建设主体责任、核减4.12亿元的基础上,又核减1.61亿元, 总核减率7.31%。市属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全面“体检”城市轨道交通、中央创新区、五山及沿江地区建设,出具跟踪审计报告2份、审计建议书2份、跟踪审计意见单31份、提出跟踪审计意见69条。意见建议得到项目指挥部、建设单位及相关参建方高度重视,建章立制规范项目管理落实整改。招投标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揭示了少数工程未按规定公开招标、部分工程围标串标等八类14个问题问题,督促制订整改措施。城市绿谷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揭示五类13个问题,提出3条审计建议,节约资金4849.62万元。

(三)回应民生关切,做群众权益的“守护者”

乡村振兴审计揭示问题210个、违规及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5.2亿元,移送案件线索11件,10人被立案,3人受党纪处分、1人受诫勉谈话。收回问题资金1911万元、促进拨付资金623万元,促进出台、完善制度55项。123个问题纳入省厅相关报告,获吴政隆等多位省领导批示;12个问题纳入审计署报告。审计经验全省推广,项目全省评比第二名,市局和2个县局获全省先进集体、5人获全省先进个人。《中国审计报》等媒体作专题报道。高标准农田审计,工作方案被列为2020年全省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方案模板。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揭示17个问题,16个纳入审计署综合报告,6个纳入省厅综合报告并获省领导批示;推动2项制度出台,追回及退还多收资金1618.77万元,335套闲置公租房投入使用;审计新方法被省厅推广,《中国审计报》等媒体作了报道。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审计调查,揭示八类20个问题,促进崇川区出台多项制度,收回滨江时尚街改造项目欠款及利息1.03亿元。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情况审计,揭示四类30个问题,追缴、退回和处罚金额40.82万元,促进出台3项制度。房地产项目配套用房移交管理审计,揭示了9.16万平方米公益性配套用房应移交未移交问题以及31座公厕未投入使用等问题,市政府审计整改专题会议明确了修订完善配套用房管理制度及加强源头监管的工作措施,审计经验全省推广。市区公共停车场审计,理顺了占道停车管理机制,改私企代管为国企管理;推动市政府专题会议召开,修订出台2项制度;促进加快清退人防机械式停车位暂缓建设保证金5164万元,推动新建2200个公共停车泊位。

(四)监督干部履职,做权力运行的“制约者”

全年实施13个审计项目,涉及20名领导干部,其中任中审计16名、离任审计4名;“巡审”结合,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57.87亿元;《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创新和发展研究》在中国审计学会北京成果汇报会上作经验交流。通州湾项目推动9项内控制度出台,获全省优秀审计项目;机场项目揭示了出借款未及时收回、收支管理不规范,促进出台完善差旅费管理办法;开发区总公司、炜赋集团项目推动追回诉讼款1252万元、清收房租534万元、出台制度2项,《中国审计报》报道了项目创新性做法;6所县中项目揭示十四类78个问题,移交巡察组协办流转单2份,发送限期整改通知书1份并督促整改到位,《新华日报》作了报道;市科技局项目促使收回各类型资金3497万元,推动出台4项管理办法;国投公司项目推动完善薪酬考核发放办法,移交巡察组查协办流转单1份,督促退还兼职取酬11.65万元,《中国审计报》作了报道。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经验做法,审计署胡泽君审计长在江苏专题调研时,给予高度肯定。相关经验入选江苏省审计协会论文集,多地审计机关来通学习。8个开发园区项目获评全省优秀“两统筹”审计项目、2018年市政府工作创新奖二等奖。

(五)圆满完成交办工作,做高质量发展“助推者”

做好涉通审计整改工作,牵头整改中央和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涉及南通的124个问题,分解整改责任,汇总整改情况及时上报。派出多名同志参加市政府债务督察组,配合做好防范化解风险督查考评工作。清欠审计调查,促进清理各类欠款2.17亿元,占欠款总额的94.4%;相关问题纳入省厅审计结果报告;融合式审计的做法省内领先,被省审计厅网站2次报道。联合市委巡察办草拟了《巡审结合工作细则(草案)》,有效增强监督合力,全年派出39人次参加省巡视、市巡察及纪委办案工作。通州区社保基金结余情况审计,揭示欠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违规占用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等问题6个,助力通州区社保纳入市区统筹。通州湾绩效考核审计调查,移送涉嫌骗取招商奖励3.6万元事项,2人被诫勉谈话、1人被提醒谈话,相关款项退还并上交区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