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审计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 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3-01-05 14:11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坚强领导下,局领导班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全体审计干部认真落实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市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及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部署,围绕我市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总体目标,持续深化“五个强审”行动成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审计业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全年共实施审计(调查)项目36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24.19亿元,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300个,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36.4亿元,上报的36篇次重要审计结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

我局获评全省审计机关“五个强审”先进集体,全市3个审计项目获全省优秀。

一、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围绕“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目标任务,开展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运行情况审计调查,关注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执行、招商引资管理、投融资管理、重大项目建设、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情况,提出审计建议61条,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2项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股权投资管理,推动财政、商务等部门出台3项制度,加强投资基金监管、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审计结果,多次听取审计情况汇报并作出批示。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开展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审计,关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全面反映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促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开展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发展资金和项目审计,关注援疆资金使用、资金绩效、建设项目管理等情况。

二、保障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开展“同级审”,融合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市级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等专题,分析把握财政收支总体情况,对政府专项资金安排使用、财政部门收入管理、财政绩效管理等情况进行关注,促进增收节支0.84亿元,盘活存量资金2.7亿元,拨付专项资金1.38亿元。开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审计,掌握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建设计划总体情况,摸清46家单位信息化项目底数。

三、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促进35名城乡低保人员由财政全额资助基本医保参保费用、24名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救助范围,清理228名不符合条件人员的救助补助待遇,推动出台制度28项。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审计调查,关注养老服务规划和保障机制建设情况、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等,出具审计专报2份,推动市政府出台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动民政等12个部门联合出台制度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秩序。开展城市运营维护资金专项审计,关注市政设施、城市照明、绿化养护、资金绩效等情况,推动部门出台制度4项,有效提升城维资金运营绩效。

四、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开展市卫健委、发改委、金融局、统计局、文广旅局、妇联等19个单位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推动地方及相关部门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五、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关注政策落实、资金投入管理使用、项目绩效等情况,揭示资金使用管理绩效等3方面28个问题,推动环保部门出台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设施运维办法,收回闲置资金2324万元、及时下拨资金582万元。开展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审计调查,关注占补平衡项目新增耕地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等,揭示存在的违法违规、风险隐患、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六、加强国企常态化监督。对市城建集团、港口集团开展审计,重点关注企业贯彻上级决策、重大经济事项执行、工程建设管理等情况,进一步摸清企业家底,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七、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督。开展市区国有资金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情况审计调查,关注质量管理控制、检验试验管理、质量资料管理等方面,推动住建部门修订办法,指导检测综合报告制度施行,相关建设单位加强工程管理。开展轨道交通重点项目审计,围绕方案论证、工程招投标、变更管理等方面发出跟踪审计意见单12份,提出跟踪审计意见40条,助力轨道交通工程规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