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审计要闻

优化审计成果 放大监督成效——南通市审计局审计成果优化侧记

来源: 南通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0-09-14 字体:[ ]

审计成果体现了审计工作所产生的效果或发挥的效益,即在审计中查明真实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和完善制度的建议,促进解决问题,最终转化为行政力和生产力。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审计成果也应当以“最多”“最大”“最优”为目标,争取以最合理的审计资源投入,得到最理想的审计成果。

一、准确把握审计成果类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审计机关要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这是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审计工作的最高目标。南通市审计局据此,在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把审计成果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一是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主要通过审计报告来体现,包括审计报告中反映问题涉及的应上缴财政收入、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应归还原资金渠道、应缴纳的公共资金、追回或减少损失的金额。二是能够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主要通过审计信息、审计整改和完善制度来体现。其中,审计信息是指在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之外的载体,向本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报告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事项,并能深入剖析原因,提出建议的文字材料,以采用或领导批示作为评判成果质量高低的依据。审计整改是“治已病”“防未病”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某一具体的、单项的问题得到纠正,更在于根据审计查出问题和建议,举一反三,制定、修改、废止有关制度或政策措施,从体制机制层面彻底解决问题。三是能够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助推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果。主要通过审计事项移送处理书来体现。 审计移送处理事项是审计发现的、不属于审计法定职权范围,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作出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刑事责任的事项。

近年来,该局通过开展“对标、找差、提质、争优”“审计质量提升年”等专项活动,促进审计质量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抓手,就是认真学习解读审计署、江苏省审计厅优秀审计项目评分标准,努力挖掘和放大各种类型的审计成果,扎实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使得越来越多的审计成果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中,该局也因此连续七年在市级机关综合绩效考评中获评优秀单位,连续七年入围市政府改革创新奖。

二、注重审计成果的加工

把审计结果转化成审计成果的过程,就是一个把产品变成精品的“精加工”过程。实践中发现,一些审计报告存在内容简单化、语言专业化、形式格式化等问题,如果单纯把审计报告作为审计成果,直接呈送给党委、政府,效果不佳。为此,南通市审计局着力从三个方面加工审计成果:

一是创新成果载体。南通市审计局把《审计要情》《审计专报》作为重要的成果载体,按照“表述情况专业、揭示问题尖锐、信息传递迅速、解决措施可行”的要求,把特定审计项目或者多个审计项目的审计成果统筹综合到一篇要情或专报中,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剖析一些内部深层次的问题。实践证明,这是领导人喜闻乐见的载体,批示率100%。

二是借力“巡审结合”,对审计成果进行有效拓展。该局在年初确定审计项目计划时,积极听取巡察办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实现巡审计划共享,将巡察“政治体检”与审计“经济体检”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实践证明,巡审结合实施审计项目,能够高效精准发现和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审计人员发挥业务优势,深入核查单位财政、税收、土地出让、财务支出等业务,发现问题或疑点后,由巡察人员发挥政治优势,采用个别谈话、核实个人事项报告、外围调查、交办督办等方法,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突破。

三是探索借鉴和运用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成果和单位内部审计成果。当然,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关注点不同,审计结论需要进行差异分析,把准问题实质,深挖问题根源,突显国家审计的刚性,优化审计成果,对于一些基础数据或者基本资料,可以直接借鉴其合理部分,实现国家审计成果的无成本扩张。该局还建立专家库、选择信誉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派出其骨干力量等,通过购买劳务的方式,让其直接参加审计项目中,解决审计机关力量与审计成果、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

三、加大审计成果的运用力度

审计成果的意义在于运用。移送的案件线索得到查处,揭示的问题得到整改,从制度机制层面提出的对策建议,最终在宏观决策过程中得到采纳运用,这是对审计成果进行优化加工的最终目的。

一是上级党委、人大和政府等领导机构或领导人对审计成果的运用。这是审计成果运用的重点,也是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重要作用的重点环节。为此,该局主要把认真执行审计委员会汇报制度、审计报告制度、年度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制度、审计发现违规事项处理制度、审计信息报告制度以及案件线索移送制度等六项制度作为成果运用的主要途径,尤其是突出审计委员会统揽和指挥作用,建立健全成果运用的顶层设计,形成全面深化审计成果运用的大格局。

二是社会公众层面对审计成果的运用。审计机关的监督对象和内容,多是社会公众所关心又难以获得专业解读或评判的问题或话题,审计结果公告就是提供一个可靠、可信的渠道,既让社会公众对被公告问题的后续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也为其了解支持审计工作打开一扇窗户。近五年来,南通市审计局通过《南通日报》、政府官网累计对外公告201篇次,同时积极组织召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通报会,向被审计单位所在单位中层以上干部通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起到宣传审计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的效果。

三是各级审计机关相关审计成果的相互运用。在全国审计一盘棋的指导思想下,南通市审计局坚持做到将重点项目审计报告、重要审计信息等成果及时抄报上一级审计机关,同时,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指导帮助,全市审计机关之间加强互联互通,及时归集审计成果,完善共享机制,允许相关审计机关查询、运用其他审计机关的审计成果,审计“两统筹”工作也因此得到扎实推进。

朱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