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审计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动党建和审计工作融合双促、质效双升,针对异地审计环境陌生、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等特点,推出“建强组织、抓实教育、深化实践”三项举措,将临时党支部打造成审计一线的“红色堡垒”,为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建强组织体系,夯实战斗堡垒根基。审计组打破传统党建模式限制,坚持“审计项目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审计项目时间超过一个月、正式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审计组,设立临时党支部,由项目组长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出台《南通市审计局临时党支部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抓好临时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意见》,细化“三会一课”、党员管理、组织生活等制度流程。同时建立“机关党委-临时党支部-项目党小组”三级联动机制,机关党委赴异地项目点,指导临时党支部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及时解决支部建设中遇到的难题,确保临时党支部“建起来、能运转、有活力”。今年已在泰州2个异地审计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实现异地审计项目党建工作全覆盖。
抓实教育管理,提升党员政治素养。针对异地审计流动性强、时间碎片化等情况,临时党支部推出“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模式。灵活运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等线上平台,组织党员开展学习研讨活动,确保党员“离机关不离组织”;线下利用审计组业务讨论会碰头机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和对江苏工作、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点伊始,临时党支部组织重温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学习相关警示案例,支部书记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管好带好队伍,审计人员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要求上严之又严,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规范审计。
深化融合实践,彰显党建审计实效。临时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与审计业务同频共振,把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在审计成效上。异地审计是培养锻炼干部的“试金石”,临时党支部有意识地给年轻干部、业务骨干压担子、交任务,让他们在复杂的审计环境中锤炼意志、磨砺品质、增长才干,定期组织开展审计案例分享、法规政策解读、大数据审计技能交流等“现场教训”,营造比学赶超、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鼓励大家争当审计领域的“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把完成审计“急难险重”任务作为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的“磨刀石”,在履行主责主业中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支部建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作用亮在一线、党旗飘在一线,推进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提升。(朱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