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南通市审计局
耄耋之歌(散文) 来源: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05-22 字体:[ ]

    最近,我常在网络平台上刷到一位叫“梅英阿嬷”的博主,分享一位九十岁自律女性的日常。视频中,这位九十岁的梅英阿嬷从早晨起床到夜晚就寝,忙碌而充实。这让我不禁想起我的家中也有两位正值“九十芳华”的女性,她们同样走过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在耄耋之年依然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和教育着子孙后代,让优良家风绵延不绝。

    我的奶奶1936年出生在江苏如东一个普通家庭。她在家中排行老二,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在那个物质匮乏、观念传统的年代,这也意味着她将很难有上学念书的机会。然而,奶奶对知识的渴望之火从未熄灭。

    在我模糊而遥远的记忆里,总是会出现那个胖乎乎的老太太坐在缝纫机前,戴着老花眼镜读报纸,一笔一划地学写字。而我,则化身为“小老师”,用鸡毛掸子指着堂屋门联,教她念字。那时的我,幼稚且无知,竟觉得奶奶怎么连大字都不识几个,真是“笨”呐!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从何时起,奶奶已经能轻轻松松地自主阅读报纸,会在芭蕉扇上写一两句打油诗,还会每天收看新闻频道了解国家大事。她在岁月里悄悄进步,在生活琐碎的缝隙里,体验她年少时未曾能领略的学习的快乐。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对自我提升的坚持,正是奶奶传承给我们的家风——勤奋好学,永不停止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外婆与奶奶同年,住在镇街的老宅里。那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宅院,有散发着芬芳的桂花树,有波光粼粼的荷花缸,有枝繁叶茂的葡萄架,外公外婆、舅舅一家和阿姨一家都生活在这里。外婆是个瘦瘦小小的老太太,每天挎着个竹篮上街买菜。别看她瘦小,走起路来脚下生风,一眨眼就窜出去老远。外婆有个外号叫“篮子嬷嬷”,因为她买菜从不讲价,遇到条件艰苦的农人还会主动多给钱,菜贩们都对她格外喜爱。

    正是这个干干瘪瘪的小老太太,在这几十年里,用她那柔弱的肩膀和生活的智慧操持着这个大家庭,让这处宅院有四季花开,有虫鸣螽跃,有欢声吟唱。外婆的善良、勤劳与包容,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田。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心怀善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用包容的心态去接纳身边的人。

    这数年间,我已为人母,案牍劳形之苦,儿女抚育之辛,井臼操持之烦,疾病刀圭之惧,使我疲累且自苦,每每这时我总会惊诧于奶奶和外婆十数年如一日的忙碌生活,工作时她们皆是模范标兵,退休后抚养孙辈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为什么她们从不喊累?为什么她们不知疲惫?每次我问她们累不累,她们总是笑一笑说:“再苦再难也要坚强面对呀”。

    “坚强”,多么英朗的词语,仿佛自身就蕴含了力量。人生当然不会一帆风顺,但面对磨难和挫折,幸好我们还拥有选择的权利。她们选择用坚强之意荷担生活的重负,让我们看到坚韧又柔软的生命尽情绽放,看到一个又一个风浪里,奋力前行的舟楫。这种坚强,是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承担责任时义无反顾的勇气,更是对家人无私的爱与守护。

    如今,两位老太太都已九十高龄,奶奶每天仍旧早早出门骑着自行车上街买菜,摘菜淘米、浆洗衣物从不假手他人。闲暇时分,她便看看新闻、织织毛衣。有时,外婆也会来奶奶处与她一同闲话,享受片刻的宁晷。她们的生活充实且自律,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浸润出大家庭的和谐氛围。

    幽兰香风远,蕙草留芳根。我们总说家风,说朱子家训,说那些刻在字里行间的传统与美德,但在我心里,家风不仅仅是那些古老的训诫,更是每一位母亲用无私的爱滋养着我们,用身体力行教育着我们。她们的爱如丝丝缕缕的春风,拂过我们心田,印入我们心间,告诉着我们人生百味,甘苦如常,承担自己,是自给自足的坚强。

    愿我的奶奶和外婆福寿绵延,愿我们所有人在优良家风的滋养下,热烈而蓬勃地生活。

    通州区审计局 周玮骎

    (作品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