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精神成长的永恒底色。那么,家风到底是什么呢?在我以往的认知中,总觉得家风应传世于名门望族。提笔时我细细想来,脑海中浮现的生活点滴,我才理解家风更是寻常百姓屋檐下的温暖底色。家人间的关怀理解、鼓励支持、崇尚节俭廉洁,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家风。
家风是温暖岁月的坚强力量
我是一个浙江姑娘,2015年追随着爱人的脚步,来到了江苏的一座小城。初来之时,面对老旧的小县城和陌生的江淮方言,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婚后朴实勤勉的公公,善良乐观的婆婆让我感受到了海安人对家乡、对家庭的热爱与付出。十年时间,婆婆已然烧得一手地道的浙江菜,用家乡的味道抚平乡愁;我的爱人不善表达,但时不时总有些小小的惊喜,让我有了生活的甜蜜。出差审计,婆婆常说的一句“你们去吧,家里有我”,让我体会到:家风,便是任凭时光流转、际遇变换,家人都是最坚强的后盾。
家风是携手攀登的精神阶梯
大学毕业后的我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参与了一项复杂的审计项目,爱人当时在财政的预算科,白加黑,五加二成了我们的常态。时间长了,刚参加工作的我有了些负面情绪,但我的爱人耐心地开导我、鼓励我:“不是每个人都有参与大项目的机会,越忙碌,能学到的就越多,现在正是我们积累学习的好时机。”由于我俩都是财务出身,工作中我们互相探讨,生活中我们互相扶持。去年,我参加跨部门遴选,重新回到审计队伍,是爱人的那句“我支持你”,让我从徘徊到义无反顾。在生活中作为老党员的婆婆常常告诫我们:“你俩都在政府部门工作,要守住底线,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做的不做。”这句话让我们时刻在心,以廉为荣成了全家的思想准则。
家风是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病毒来势汹汹。孩子尚小,而年迈的奶奶又被查出胃癌,都需要被照料。我的爱人报名成为第一批上疫情卡口执勤的志愿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高强度的作业下是湿透了的衣衫,是被饿坏了的胃。他不知道的是,接到他自愿报名的消息,我是多么的担忧和害怕,但作为他的家属,我明白,这是作为一名党员、一位公职人员的使命,那一刻我只能让他别有顾虑,告诉他家里有我,放心地去吧。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小家的屋檐从来都与大家的苍穹血脉相连,所谓家风,正是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在血脉中的回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我们的家风故事,不过是奔腾时代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当万千家庭的温暖底色在华夏大地晕染开来,便是这个古老民族最动人的文明图腾。(何洁)